说起老拨云堂,在云南几乎无人不知,其最有名的产品就是“拨云锭”,此药专治眼疾,十分灵验,曾经被清室皇宫当作宝贝,官员之间相互赠送留念。老拨云堂创建于1728年,历经沧桑,但一直巍然不倒。1990年6月23日,老拨云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一场纪念会,会上,老拨云堂制药厂厂长沈永钢从杨成武将军手中接过了杨将军亲笔书写的“中华精粹更光辉”几个大字。
神奇传说救了老人得药方
清雍正年间,云南通海秀山脚下,有户沈姓人家。沈家一个儿子名叫育柏,一身医术,每日治病济人,若遇穷苦者,不但不收钱,还拿钱财资助,颇得百姓称赞。
关于“拨云锭”的来历,还有一段神奇传说。一日,沈育柏路过通海城中,看到一衣衫褴褛,形似乞丐的老人,身染重病,蜷缩在地,命在旦夕。大惊,沈育柏将老人背回家中,又是药医,又是调理饮食。不几日,老人居然活了过来。老人痊愈临别时,顺手抓起沈家花坛里的一撮泥土,几撮几捏,竟成一个圆拨。又在墙上留药方一张,对沈育柏说:“先生人品高尚,乐善好施,今后可用此拨按方炮制眼药,普度众生。”说罢出门,转瞬不见踪影。
沈育柏按此眼药秘方精心研究,研制出效果异常灵验的眼疾良药:拨云锭。“拨云锭”能解毒散结、消炎止痛,患者取少许滴入眼内,立刻感到眼内清凉舒适,脏物驱散、红肿渐消。凭此神效,“拨云锭”深得当地百姓喜爱。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通海县令为沈家药店题名“拨云堂”(后改为“老拨云堂”)。沈育柏亦成“老拨云堂”创始人。
医好总兵灵药进京成贡品靠“拨云锭”扬名,沈家始设堂制药,兼行医济世。沈家后代恪守祖训,世代行医,严藏药方,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老拨云堂传至第八代,在传人沈元能的苦心经营下,老拨云堂迎来了创堂后又一鼎盛时期。
光绪元年(1875年),清朝开化总兵夏豹伯因长年征战,患有严重的眼疾,见风流泪,睁眼无光,红肿流脓,多方求治未果,后听说“拨云锭”有神奇疗效,便亲自策马来见沈元能。沈元能应手施治,夏豹伯病症痊愈。夏大悦,称沈为神医,“拨云锭”为神药。不久,夏豹伯进京面圣,只带了“拨云锭”。滇边之药入了皇室,凡有眼疾者立即“云开雾散”。“拨云锭”被朝中要员视为奇药,互相礼送,且题联礼赞:“拨翳抽丝眼光若电,云开雾散医道通神。”
老拨云堂因此迅速崛起,与北京同仁堂、天津达仁堂和杭州胡庆余堂等国药名铺并驾齐驱。“拨云系列”药品更是得以通过马帮运往全国各地、东南亚及澳洲。
百年坎坷 “拨云锭”差点失传
老拨云堂名震天下后,顺势而进,于1900年北上昆明,在武成路开设了一家药铺,借茶马古道中的迤东干线、迤南干线和迤西干线,把“拨云系列”药品源源不断地销往各地。短短几年时间,药店规模扩大数倍。时任云贵总督唐继尧对“老拨云堂”也大加赞赏,亲自颁发奖状一张以示鼓励。
但好景不长,20世纪上半叶的中华大地,国遭难民受苦,销路不通,老拨云堂的发展受到重创,但沈家后人不忘祖训,毅然坚守“老拨云堂”的老牌。解放后,老拨云堂迎来春天,并成功以老拨云堂为商标向中央人民政府注册。但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老拨云堂惨遭厄运,“拨云锭”被迫停止生产,沈家第九代传人惨遭毒打,时局的变化,差点让“拨云锭”失传。直到1984年,老拨云堂才又现人间,重新生产“拨云锭”。
老拨云堂得以重生,与沈育柏十世子孙沈永钢的努力分不开。文革结束后,出生于1940年的沈永钢多方奔走,终在1984年7月,组织11名员工,借款2万元,租仓库7间,自治碾槽,重新挂出老拨云堂的牌子。
灵药重现 历经沧桑创辉煌
老拨云堂重建了,人们奔走相告,售药窗口排起了长队。老拨云堂不仅规模化生产“拨云锭”,还同时研发拨云膏药、拨云水剂等产品。1989年全厂职工达226人,完成工业产值706万元,实现利税60万元,拨云锭获“云南省优质产品”称号,另一产品五香卤粉获“省优质产品”和“1988年全国食品博览会铜牌”奖,并荣获云南省“出口创汇先进单位”奖。
1990年6月23日,云南老拨云堂创建262周年暨老拨云堂制药厂建厂6周年纪念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杨得志将军、杨成武将军、云南省人大副主任杨明等同志到场祝贺,杨得志、杨成武分别亲笔题写“历尽沧桑老字号后继有人,励精图治拨云堂又增新辉”、“中华精粹更光辉”赠送给沈永钢。老拨云堂的名声是越来越大了,沈永钢也在这年获得了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二等奖。199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部授予老拨云堂“中华老字号”称号。2000年11月,云南省科技厅又把老拨云堂评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目前,老拨云堂已发展成为拥有云南老拨云堂药业有限公司、昆明老拨云堂药业有限公司两家骨干企业,生产拨云眼药、心血管药、普药等三大系列中西药品的企业集团,是云南省唯一的一家连续七年全省药品质量社会抽检合格率为100%的企业。其在国内外天然药物领域形成了独特的品牌优势、品种优势。
(参考资料:沈永钢《沧桑巨变话拨云》、《通海志续编》、文元有与潘明光《老拨云堂创新发展之路》等)
百年•互动
6月21日至23日,本报“一日看百年”栏目推出了“纪念罗炳辉将军逝世60周年”特别报道,引起了各界强烈关注。昨日,读者钟毅先生致电本报指出:其实,罗炳辉将军在云南的长子罗代勋育有三女,大女儿罗崇安于上世纪80年代在昭通老家逝世;二女儿罗玉安今年61岁,原在铁路系统工作,于上世纪90年代退休,现居昆明。报道中提及的罗惠安是三女儿。本报在此特别感谢钟先生的来电。
另外,记者昨日获悉,6月21日,罗惠安一家特地赶赴山东临沂和罗新安一家会合,前往烈士陵园为罗炳辉将军扫墓,深切缅怀将军。
老拨云堂药业于1728年由沈育柏创建,是一个有近300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制药企业。老拨云堂药业以“拨云”系列产品享誉中国,与北京同仁堂、天津达仁堂,杭州胡庆余堂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堂。以弘扬传统中药文明为宗旨,开发云南天然药用资源为已任,昆明老拨云堂药业有限公司将秉承老拨云堂近三百年的制药传统,立足于“良药民造”,将“拨云”文化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