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8年(清雍正六年),沈育柏先生创建老拨云堂,首开云南制药先河。
1875年(清光绪元年),云南开化总兵夏豹伯以老拨云堂之“拨云锭”为贡品敬献皇室,倍受嘉奖,获赠楹联“拨翳抽丝眼光若电,云开雾散医道通神”。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老拨云堂在昆明武成路设店销售拨云锭眼药。
1955年7月,老拨云堂生产组正式营业。
1963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行政管理局发给老拨云堂生产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注册证》(商标注册证号第43921号)。
1966年—1976 年,十年文化大革命,老拨云堂惨遭厄运,眼药锭被迫停止生产,在此十年,各地眼疾患者像渴求甘露一样渴望买到质优价廉、疗效神奇的拨云眼药,求购索买信函累计达2000多封。
1984年,沈氏家族第十代传人沈永钢在县农机厂支持下,获准建立“通海老拨云堂制药厂”。
1990年3月,老拨云堂在昆明建立云南通海老拨云堂制药厂昆明分厂。
1990年6月,老拨云堂创建262周年暨老拨云堂制药厂建厂6周年纪念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杨得志将军、杨成武将军、云南省人大副主任杨明等同志到场祝贺,杨得志、杨成武分别题写“历尽沧桑老字号后继有人,励精图治拨云堂又增新辉”、“中华精粹更光辉”赠给老拨云堂。
1992年8月,老拨云堂在瑞丽设立老拨云堂瑞丽商号发展边贸业务。
1996年5月,云南省卫生厅批准陈金度任云南老拨云堂医院院长(该院由中国药学会云南分会、昆明医学院口腔医院、老拨云堂携手合作于1992年9月在昆明市明通路4号创办)。
1997年12月,老拨云堂由集体所有制企业改为股份合作制企业。
199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部向老拨云堂颁发“中华老字号”证书。同期,拨云锭被中国民族医药学学会认定为全国首个彝族药品种。
2000年6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兼全国少数民族医药协会会长褚国本到通海老拨云堂视察。
2000年9月,老拨云堂由股份合作制企业改为民营企业。
2000年11月,老拨云堂被认定为云南省高新技术企业。
2001年,老拨云堂筹备入驻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医药工业园,征地七十七亩,按GMP规范规划设计,启动老拨云堂现代化生产基地建设工程。
2002年8月,昆明老拨云堂药业有限公司、云南老拨云堂药业有限公司通过联合招商引资,与云南烟草兴云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同仁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实施以昆明老拨云堂药业有限公司为主体的资产重组。
2002年10月,老拨云堂楚雄GMP生产基地开工建设。
2002年4月,根据《中药品种保护条例》的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公告(第30号),批准老拨云堂生产的中药品种普乐安列为国家中药二级保护品种。
2003年10月,老拨云堂企业个性化邮票对外发行,这标志着云南第一枚由私营企业发行的个性化邮票正式诞生。
2004年4月,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药品GMP认证公告》(第26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有关规定,依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药品GMP认证管理办法》,经按程序进行现场检查和审核批准,向老拨云堂颁发《药品GMP证书》(包括锭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等七条规模化生产线)。
2005年1月,根据《中药品种保护条例》的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公告(第40号),批准老拨云堂生产的中药品种拨云锭列为国家中药二级首家保护品种。
2005年5月,楚雄老拨云堂药业有限公司在楚雄经济开发区注册成立。
2007年10月,原昆明老拨云堂药业有限公司变更为昆明老拨云堂生物产业有限公司,为楚雄老拨云堂药业有限公司全资控股母公司。
2008年3月,上海远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入主老拨云堂,开始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梳理发展战略,调整组织架构,延揽专业人才,并加大市场开发及品牌建设力度,使老拨云堂步入快速发展的“快车道”。
2008年6月,上海远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殷亦坚先生出任昆明老拨云堂生物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9年4月,楚雄老拨云堂药业有限公司新一届经营班子正式组建,公司董事会历史上第一次聘请专业的职业经理人出任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