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老拨云堂首页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楚雄州实施党政“一把手”科技项目成效显著
行业资讯
楚雄州实施党政“一把手”科技项目成效显著
来源:楚雄州科技局 作者:Administrator 点击:2545次 日期:2012-04-11

自2008年省科技厅开展实施州、市党政“一把手”科技项目以来,我州共争取到书记、州长项目4项,获得项目经费840万元,通过几年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全州天然药业、林产业和特色养殖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2008年实施的“楚雄州彝药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书记项目,已完成了《中国彝医方剂学》和《中国彝医临床学》两本彝医药基础理论研究著作的编纂;研究制定了黄草乌种子、种苗质量标准和人工种植技术操作规程;在武定县累计推广黄草乌5100亩,带动全县种植中药材15226亩,黄草乌平均亩产607.5千克,亩产值达3341.25元,亩纯收入1841.25元,药农年增收940万元。分别完成了紫灯胶囊二次开发和秋泻灵合剂制备工艺研究和质量标准研究工作,开展了稳定性、药效学和毒理学试验,已提交申报新药证书。
2008年实施的“核桃产业综合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州长项目,已建立了三台核桃种质基地40亩,保存种质资源164份,建成采穗圃306亩,优质苗圃203亩,开展集约化经营示范1.1万亩;开发“东宝一捏脆”核桃油、大姚核桃炒果、“三尖山”牌核桃仁等产品;完成《大姚三台核桃采穗圃建设技术规程》等规程规范的编制;开展核桃实用技术培训15042人,发放技术资料2万份。实施项目对全州核桃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显著的技术支撑作用。到2010年底,全州核桃栽培面积达到350万亩,产量2.4万吨,产值(含加工)约7亿元。
2009年实施的“年产3.2万吨无公害猪肉食品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建设”州长项目,项目承担企业楚雄彝山工贸有限公司已建成年产2万吨肥猪分割肉加工生产线,填补了我州肥猪分割肉加工的空白,实现了我州活牲畜外运向就地精深加工方向转变的目标。2011年收购生猪8.1万头,实现产值1.39亿元,申请发明专利两项,“宏羚”牌商标被认定为“省级著名商标”;楚雄和瑞祥食品有限公司完成了年18万头生猪屠宰及深加工“三星级”标准升级改造,2010年屠宰生猪12.9万头,实现销售收入1.23亿元。
2010年实施的“重要彝药资源收集、研究及产业化开发”书记项目,项目承担单位已收集彝药标本600种、3000份,彝族药样品600种,建成了国内首家品种齐全、管理规范的彝药标本库;评价10种常用彝族药,初步建立了彝药资源评价方法;收集保存滇黄芩资源16份、滇龙胆资源12份、续断资源12份和臭灵丹资源11份,建立了4种彝药种质资源特征描述数据库模式,重点围绕4种彝药栽培管理技术开展试验研究,提出了成熟配套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制定了“续断栽培技术规程”云南省地方标准1个,申请发明专利2件;共培训药农1280人次,示范种植彝药1780亩。在该项目的带动下,武定、大姚等县推广种植中药材6650亩,已采收2530亩,实现农业总产值910.8万元,农民增收500多万元。
打印
点击关闭
上一篇: 公司制作《员工手册》
下一篇: 云南大区召开工作布署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