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全球维生素最大的生产国,在世界维生素市场的占有率举足轻重,出口金额
每年占我国原料药出口额的15%以上,主要优势产品VC(维生素C)、VE(维生素E)、
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均是出口主导型产品。2010 年,受累于两大支柱产品VC和VE的价
格下降,维生素类产品出口数量同比增加了33.5%,但出口平均价格却同比下降。2011
年1月份出口数据显示,各主要维生素品种出口市场复苏态势明显。
主要维生素品种量价齐增
分品种看,今年1月,VC出口量为12191吨,同比上升45%,出口额6687万美元,同
比增长11%;VE出口量为3612吨,同比上升25%,出口额5911万美元,同比增长1%;VA出
口量312吨,同比上升133%,出口额645万美元,同比增长74%;VB5出口量为898吨,同
比上升 89%,出口额597万美元,同比增长82%;VB2出口量为234吨,同比上升17%,出
口额572万美元,同比增长6%。虽然各主要品种均呈现“量增价减”态势,但是随着出
口量的快速增长,原料药市场的“量在价先”必将导致库存的消耗,进而推高产品价格
。
近期,在各种利好因素作用下,各主要维生素产品价格纷纷步入上升通道。《维生
素C行业准入条件》的颁布,将使VC行业状况根本改变,VC价格将逐步企稳回升,受此
影响,未来VC价格上涨预期较大。近期受日本地震影响,VE生产中的重要中间体间甲酚
供应紧张,VE涨价预期十分强烈。VA年初以来受下游需求增加,经销商开始填补库存,
价格止跌。随着下游畜牧业的复苏,VB族维生素行情将持续看好。
产业外包长期利好
从长期看,震后,日本制药行业将经历一次巨大的结构调整。近十年,由于人力、
原料成本不断增加、环保问题日趋突出,美国和西欧等发达国家的企业纷纷在中国、印
度等国家设立工厂,外包自己的原料药生产。然而,日本的原料药行业一直保持“自给
自足”,其大药厂外包幅度和规模一直不及欧美同行。中国原料药行业蓬勃发展,2010
年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国和出口国。由于地理位置和成本优势,中国将
成为日本生产外包的首选。
估值已具吸引力
原料药板块经过年初的调整,呈现估值修复态势。受需求和成本推动,以维生素为
代表的各类原料药产品提价预期强烈,加之相应上市公司的估值经过调整后相对较低,
目前具备一定的吸引力。两条投资主线配置成长性良好的维生素行业龙头企业:1、下
游需求复苏,产品价格处于上升周期的VC、VE等产品,如东北制药[21.25 -1.44% 股吧
]、新和成[32.36 -0.77% 股吧]等;2、间接受日本地震影响,产品价格提价预期强烈
的VB5、VB2等品种,如鑫富药业[21.25 -1.62% 股吧]、广济药业[11.48 -0.52% 股吧]
等。